會員登入 會員註冊
2017-03-02

人魚線營養師養成之路-新食記運動【運動篇】 /新營養食代 尤偉銘營養師 撰

人魚線營養師養成之路-新食記運動【運動篇】

人魚線營養師

 

人魚線營養師養成之路-新食記運動【運動篇】

尤偉銘營養師撰


最近台灣吹起運動風,路跑、健走、單車、有氧…等,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跟著去運動,

連營養師跟著受惠,正所謂群眾效應就是如此吧,

全台灣都熱衷看著中華世界盃職棒,

自己也會不自覺得跟著瘋下去,所以跟著運動也是相同的道理。

想起第一次參加5公里馬拉松,看見充滿朝氣的民眾、爸媽帶小孩,

滿臉笑容地聊天進行暖身操,雖然花了快60分鐘跑完5公里,

卻真真實實地感受到運動迷人之處,生命力
 



營養師具備理論與專業知識,如何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用講的沒什麼問題,

但是要實際應用並實行在日常生活裡,必須靠著『接受』與『喜歡』


常在電視上看見身材很棒的男性擁有腹肌、人魚線;女性擁有翹臀、馬甲線,

心底明白想要擁有健美的體態,除了飲食調整是不夠的,還必須配合運動才行。

經過半年的飲食調整,體重64公斤,體脂肪率卻還有30%,


接下來將介紹營養師如何利用運動,成功將體脂肪率下降到13%並練出腹肌、人魚線。



想擁有人魚線,從改變飲食開始,
現在就去-->免費註冊使用新食記運動  計算你的基礎代謝率、身體組織、記錄個人飲食與運動頻率


營養師的健身運動

運動有助於燃燒脂肪其實是錯誤的迷思

事實上,肌肉組織與脂肪組織內部,有著千萬條微血管源源不斷地送進營養素,

當我們吃進食物產生營養素就會進行分配,肌肉組織與脂肪組織誰比較多,

誰就能獲得較多的營養素,因此,當我們肌肉組織增加時,就會搶走了脂肪組織的營養素,

造成脂肪組織逐漸萎縮體脂肪率也跟著下降,至於運動燃燒脂肪的說法,

其實除了脂肪還會燃燒醣類、蛋白質呢!!

 

有效強度的肌力與肌耐力運動,會使肌肉纖維會發生細微的斷裂損傷,損傷部位會釋放

出細胞因子(CYTOKINES),激活免疫系統和修復損傷,肌肉纖維的損傷越大,身體就會

進行越多的修復損傷,損傷和修復的循環,就可以讓肌肉組織更多更大更強壯。

非常不幸的是肌肉並不會自動增加

注意到了嗎?  肌肉的增加必須要發生損傷再修復才行

而肌肉發生損傷要靠有效強度的運動,特別是高強度的間歇性運動,時間短、阻力效果大,

肌肉組織更能夠成長。

舉例來說,舉起1本書的力量跟100本書的力量比起來,

舉起100本書10次比舉起1本書100次,獲得的肌肉成長更多也更省時間,因此『有效增加

肌肉』的方式在於高強度的阻力而不是長時間的運動
 

第1個月

下班回到家都已經6點半,平常都會買自助餐回家吃,雖然省下了做飯的時間,但是距離

11點睡覺時間也只剩4個小時,所以每天運動時間就定30分鐘,而且是回到家就做運動結

束後再吃飯。

第一個健身運動『捲腹』,剛開始就瘋狂地做了30分鐘,

沒想到,隔天腹部痛到連呼吸都會哀嚎,回到家再做『捲腹』完全呈現抽蓄痛到不行,

很明顯地,肌肉組織的確產生損傷,但是這樣的強度阻力太大,已經影響平常的生活行動,

於是搭配第二個健身運動『開合跳』,每5分鐘互相輪替一次,

果然腹部的疼痛減輕非常多,但是大腿跟手臂也出現微酸疼的現象,

但是仍在可以忍受的範圍。

一個月後的體脂肪率下降到27%,你看是不是非常有效呢?

 


第2~4個月

第2個月開始,進行第三個健身運動『伏地挺身』並增加運動為1個小時,每10分鐘輪替

一次,還參加了每週一次『拳擊有氧核心運動』1個小時,簡直就是揮汗如雨、氣喘如牛,

但是全身性運動及核心運動確實讓體脂肪率下降更多,

運動結束後營養師都會盡快『補充400ml豆漿或鮮乳』,再吃『一份水果』,回到家後再吃晚餐。

其實假日,營養師還會參加馬拉松路跑或是戶外看風景,而且只帶100元出門,所以營養師買食物都會很謹慎。

靠著平時的飲食調整,加上三個健身運動、『拳擊有氧核心運動』及假日運動,三個月後體

脂肪率竟然是20%,體格也開始看得出肌肉的雛型。



第5~6個月

最後的兩個月,營養師依然堅持著之前的『飲食調整』、『健身運動』及『假日外出運動

』,平常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在沙發上也會做著『捲腹』,兩個月後的體脂肪率下降到16%,

營養師的飲食與運動一直維持到現在,體重62公斤、體脂肪率13.9%。

 


人魚線營養師鼓勵的話:

吃七分飽、運動流汗、記錄體重、飲食調整

四樣皆備,堅持到底,絕對瘦,絕對不復胖

想擁有人魚線,從改變飲食開始,
現在就去-->免費註冊使用新食記運動  計算你的基礎代謝率、身體組織、記錄個人飲食與運動頻率

人魚線營養師養成之路-新食記運動【飲食篇】
http://www.nutriyoung.com.tw/2016/04/blog-post_18.html

本文轉載自營養師天團-新營養食代專欄

˄
TOP